技术人职场进阶全方位总结,建议收藏! - 滴滴技术
职业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课题。近期滴滴技术视频号联合Mactalk视频号策划了相关主题的直播,直播围绕“职业规划、技术见解、工作复盘、团队合作”等话题展开,现将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嘉宾信息:
马冠南:现滴滴网约车质量效能负责人、首席工程师。
史海峰:公众号“IT 民工闲话”作者,CCF TF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架构 SIG 主席。
Q:你们在做职业规划时的锚点是什么?什么时间点会考虑换工作,以及换工作的逻辑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史海峰:
坦白讲,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是没什么职业规划的,或者说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会惯性地一直从事这个职业。工作多年之后,职业规划也都融入到平时的工作当中。至于规划的锚点,我只有一条:不管是管理还是技术能力,都要能够不断成长。
管理和技术并不是对立的,很多人对于这两者间的关系有误解,认为做了管理工作,技术能力就会荒废,或者技术人不适合做管理。其实不然,技术和管理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相对于其他工种而言,技术人跟其他人打交道比较少,技术人更多的是用技术或者工程化的思维来看待人际关系、组织间的协调问题等,比如解耦、内聚,如何提高效率等,这都是相通的。
管理不是天天琢磨人,而做好技术也需要提升软技能,尤其是与人的关系。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论调,当你的职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势必会出现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做技术,一个是做管理。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在保有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是否要承担管理的职责。
不可否认,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团队能不能带好、能不能出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 Leader。而是否要做团队的 Leader,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你的综合素质比较强,领导觉得你可以且你自己有做 Leader 的意愿等。这里所说的做管理,并不是做纯管理,在我看来,至少要到总监级别,才有可能脱离一线任务,对于大部分在一线的 Leader,一定是团队最重要的技术核心。
关于什么时候可以考虑换工作,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成长。以我自己为例,之所以选择离开当当加入饿了么,是因为饿了么有 1000 万+的订单量,技术团队有上千人的规模,在横向和纵向上有更大空间。
在一家公司几年之后,大概率也能够意识到自己发展的局限,如果外界有合适机会能够更进一步,就是换工作最好的时候。但我有一点比较坚持,就是一定要做出成绩再考虑换工作的事情,而出成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马冠南:
我要讲的跟海峰很像,我们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可以分为职业初期、快速成长期、瓶颈和突破期三个阶段。在初入职场的三五年内,大多数人基本是处在比较迷茫的阶段,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快速学习、快速成长的阶段。以技术同学为例,在这个阶段要提升技术熟练度,有意识的做一些训练,遇到问题可以多与身边同学或者前辈交流。同时也给这个阶段的同学两点建议,不要贪多,不要浅尝辄止。
在快速成长期,应该是一个“倒 T 型”。不要想着如何快速横向扩展,而是要选定一个领域深耕,尽力成为你所在领域里很难替代或无可替代的人。很多知识或者技术都是相通的,我们在某一个领域积累的经验,是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的。
在瓶颈和突破期一定要做三件事,一是弄清哪些领域对自己有吸引力,自己的兴趣点或者热情在哪;二是要锻炼自己寻找底层原因的能力;三是要不断扩展视野,比如读书或者参加行业交流会等。
Q:你们有走过什么弯路吗?有哪些建议可以给到大家吗?
史海峰:
我理解“弯路”代表着后悔,我现在还没到后悔的时刻,所以现在还不好判断是不是走了弯路。如果非要说的话,我毕业后做了 11 年的电信软件,但当时在传统软件行业,我们不追求新技术,而是求稳、求可控、求出了问题能搞定,这就要求基本功要扎实、过硬。**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当新机会出现的时候,如果基本功过硬,经验可以快速迁移到新机会上,没准就能遇到下一个风口。
所以,也很难说我在传统软件企业那段时间是走了弯路。起码我积累了自己的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说要给同学们建议,有三个方面:
第一点,像冠南说的倒 T 型人才也好,或者是 π 型人才、工型人才也好,在横和竖两个维度上,至少要有一个维度的能力水平高于水平线。
第二点,与人较长短时只以成败论英雄,说白点就是在一家公司内部,比的不是谁的能力高低,而是谁能把项目做成。
第三点,要定期做自我沉淀和总结。
马冠南:
我确实有走过一段时间的“弯路”的经历。当时在分布式相关领域工作,会看一些 Memcached、Redis 相关的代码和源码分析,里面很多和内存申请、分配、优化相关。为了看得更明白一些,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看 Kernel 内存管理相关的技术,但我的本职工作与 Kernel 并不那么强相关。
为什么会这样做?那时候不管是论坛还是社区,大家都在解读 Kernel 相关的技术,我就觉得自己也应该去学。但是,我们知道,当学习一些跟我们领域非强相关的知识时,知识难以掌握不说,还非常容易忘记。所以,大概两三个月后,我就将这部分内存优化和管理相关的知识全部忘掉了。
所幸后来经过前辈们点拨,快速地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思路。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提到“倒T型”职业发展路径的原因。**在职业发展的前期,选定一个领域深耕,像打井一样,打深打透,之后再考虑横向扩展更重要。
如果让我给大家建议的话,第一,要自我驱动。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有兴趣、有好奇心的时候,还是要靠自驱、适度的挑战设定来应对枯燥的技能学习和重复训练过程;第二,要有共赢的思维。很多情况下,工程师过于追求理想主义,不考虑环境限制和合作方的诉求,最终可能使得项目无法顺利完成;第三条是定期做沉淀和复盘。
史海峰:
对了,我想补充一下,其实年轻时候总会学一些以后用不到的东西,这很正常。在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竞争优势或者没有选定领域前,肯定要发散。要通过不断试错,才能发现自己擅长、感兴趣的东西,进而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所以从这维度看,我不觉得这是在走弯路。
Q:冠南提到了 Kernel 热,去年的时候是元宇宙,今年是大模型。作为工程师,我们都会有信息错失焦虑的情况。两位是否会有信息焦虑呢,面对迎面涌来的信息,两位是深入学习还是远观呢?
史海峰:
实话说,现在信息太多根本看不过来,对于大模型,有段时间天天看新闻,但我更关心的是出了什么应用,有哪些场景实际应用起来。至于哪个公司开源了什么项目,大模型里有多少个参数之类的信息,我会选择性忽略。和自己没有那么相关的技术,了解下原理就够了,更多看场景。
马冠南:
我不太会技术信息焦虑。一是这些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涌现出新的技术,看的多了;二是焦点更多放在是否与工作的事项可以相结合,比如哪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像最近的大模型。对于一项技术,我会先了解和熟悉应用它,尽可能解它的原理,最后去看和感知,能够尝试做一些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目前我在滴滴做质量效能相关事项,主要在依托 DevOps 方法论做事情。大模型可以辅助我们在数据积累和沉淀的基础上,辅助做类人决策或者策略执行生成相关的事情,这部分是可见的未来。
Q:刚才我们都不约而同聊到了复盘和总结,这个能力或者习惯挺重要的。你们一般是怎么进行复盘的?
马冠南:
我会按事情分频率做复盘。总体上我会做工作复盘和个人复盘两大类。
工作复盘,我会按照事情的大小排序,比如对会影响年度工作重心的部门目标,我基本上会以季度为单位进行复盘,并且在复盘时,将目标涉及的相关方,团队攻坚人员全部聚到一起。对于一些中长线要做的事情,它可能不会和部门目标直接相关,但可能会与工程土壤、工程习惯相关,这类的事情我会做月度复盘,但基本上每两周我会用脑图的形式来看事情当前的状况。
另外一部分是管理复盘。因为现在要做很多管理工作,了解团队的梯度健康状态,我会通过访谈团队同学的形式,了解同学们现在遇到的问题,这个进行的会比较频繁,时间维度也会拉的长一些。
至于我自己的个人复盘,基本上是每周复盘,我比较喜欢写 ToDoList ,周一早上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我会将接下来一周的 ToDoList 简单写出来,另外对于学习方面的事情,比如我现在在看数据处理、大模型跟 DevOps 流水线处理的结合相关的资料,学习进度是否达到设定目标等,基本上都是在按周在复盘。
此外有些复盘、或者也叫案例沉淀和分享,我会周期性的去做。比如在技术社区、公司内网分享一些全链路压测、性能测试、踩坑或者最佳实践之类的文章,这些分享偏向于按需进行。
史海峰:
分享确实是一种倒逼复盘的好方法**。所谓复盘就是当我们做了某一件事情后,琢磨一下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有些事情在我们可控范围内,有些则非人力所能及。对于我们能够控制的,通过复盘、总结,可以形成规范,然后在团队内部或者公司内部推行。对于我们不能控制的,会是风险、成本或者障碍点,通过复盘,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选择绕开或者搁置。
像冠南提到的工作复盘非常有用。工作复盘意味着及时更新并反馈信息,或者换句话叫直面团队问题。当然这也与公司的运转机制有关,有些团队是在考核时做复盘,有些团队是在事后复盘。关于复盘的频率或者颗粒度,我不会做的特别细。
通过复盘,我们看团队绩效如何,做了哪些事情, ToDoList 里的哪些事情延迟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延迟等等。很多人认为复盘浪费时间。确实,当多人一起复盘的时候,如果扯远了是会浪费时间,但在可控范围内的复盘,只有益处。
Q:在面对选择时,很多人都会举棋不定,比如在大公司与小公司、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行业、创业公司还是考公等,他们犹豫不决。两位在换工作或者切换行业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隐藏的选择逻辑吗?比如是机缘巧合,还是内心非常笃定?
马冠南: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好奇心,另一个是合不合适。在我们选定的职业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工程问题、协作问题,再比如瓶颈期或者职业倦怠期,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奇心,我想许多人会半途而废,而真正有好奇心的同学,多半能凭借强大的信念穿越困难时刻。
如果你每天从事的都是以前事项的重复再重复,没有适当的挑战感,就会比较无聊。我也是一样的。所以当有个机会能满足我的好奇心,且能让自己感受到回馈感,我就会坚定不移的选择这个机会。因为没热情的话,遇到困难和长期煎熬攻坚的事儿,很难坚持下来。而职业生涯拉长,一定会遭遇这样的时刻。而好奇心如果被点燃,反而困难和挑战是一种乐趣所在。
关于合不合适,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双向奔赴的问题。比如我现在所在的滴滴质量效能部门,急需全链路压测、性能评估方面的人才。假设有同学在了解这方面的开源项目后,非常感兴趣,并且他现在的工作不能给他提供这部分的实践机会,那滴滴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史海峰:
我没有去过创业公司,没有去过国企、央企,但我觉得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很不错。至于刚才问到的是加入大厂还是小厂,是创业还是考公的问题,问题成立的前提是,你真的有权利做选择,然后才能考虑三选一的问题。
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有选择的时候,选择重要,没有选择的时候,努力重要。
当然我也能理解问这些问题的同学,他们是在考虑机会或者说选择方向的问题,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加入了传统行业或者事业单位就可以躺平了。在我的价值观里,躺平就意味着被淘汰,所以我不会在一个地方无所事事待到老,总是要做事情的。虽然现在经常会有人说某某公司、某某行业太卷了,想要去一个安逸的地方,这种想法或者做法,本身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逃避。
Q:接着上面的问题,想问下两位喜欢与什么样的人合作呢?或者说在面试的过程中,喜欢什么样的同学?主要是想借两位来了解下,人才市场里怎样画像的人才会备受青睐。
史海峰:
首先综合素质要好**,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综合素质与他的学历背景高度相关,对于已经工作多年的同学来讲,学历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其次,能够遵循技术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就事论事。因为技术人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能够以技术为出发点,客观评价技术维度的事情。
最后,从结果角度出发,人要踏实、靠谱。诚然,我们都希望找聪明有潜质的,但是更多的是要踏实和靠谱。踏实,代表着清楚自己的斤两,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清楚自己将来要去的方向,肯踏踏实实干活。而靠谱,代表别人信得过,愿意与之合作,团队愿意让他成为核心。
马冠南:
这个问题特别应景,因为团队最近确实在招聘,开放了一批职位,比如前后端、小程序、策略算法、测试开发工程师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本次推送的次条了解。
从公司角度出发:
- 能够务实专业、思考技术和所做业务服务的价值结合点、且能像刚才说的一样进入一个环境非常自驱且能持续进化的人我们非常喜欢和欢迎。
- 如果你对网约车业务感兴趣、对大规模出行场景下的复杂问题处理感兴趣,网约车技术线欢迎你,我自己所在的质量效能部门更欢迎你。
从个人角度讲,如果哪个同学能表现出对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技术的强烈兴趣,且在工作外深入钻研、自驱的学习,我会比较喜欢。这种情况一般通过在面试时的深入互动、相关技术讨论能感受到。
喜欢合作的同学,一般是简单可靠、能够闭环问题,而且最好是能换位思考或者有共赢意识的人。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对合作伙伴没有选择权,就像我们无法选择同学、同事一样。所以这几年会提醒自己,要能协作各种类型的人,尽量不要在心里给自己预设、说哪种类型的人是我无法与之协作的。**只要找到共鸣点,就都有协作的空间、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