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不只是邓巴数

移动社交给了更多的联系方式,却未必给我们更高交流;拉近了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社交的幸福感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于沟通的深度而不是频率。

一直希望探索到移动社交的内在规律,但自己只是一个工匠,只能梳理一下了解到的一些数字了,在移动社交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数数字,尤其是邓巴数。

1

就UGC 而言,一般只有百分之一的用户会产生内容,而99% 的用户都是消费者。

2

关系被粗略地分为两种: 强关系和弱关系。两个人建立联系,如果是不对等的,就好像剃头挑子一头热,活跃一般维持到2周,而后会归于沉寂。如果两个人是对等的,彼此欣赏,之间的活跃交互就会远超于2周。社交媒体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能够放大弱关系,且弱关系的维系是零成本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954年,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同质性的两种类型:身份同质性和价值同质性。其区别在于可塑性,身份同质性改变缓慢,价值同质性则以互联网的速度变化着。

好奇心于大脑中的D1多巴胺受体的数量有关,使得形成连接的可能性呈现双峰形状。

3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对组织的归属感,无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3元组都是最稳定的,因此,好友之间联系的越活跃、越亲密,这个群体的人数越少、越稳定。连接强度为0.3 弱关系非常稳定,强关系较少见,需要完全的共识,当然血缘关系是内置的强关系了。

7

最强关系是直系亲属和至交好友,是最亲密可信的人。这个亲密群体的大小平均是7,和人类工作记忆的容量大小相同。一般的,移动社交网络的突变临界点是7%,及网络密度为7%时,移动社交网络的增长由线性变为指数。当年,facebook 爆发时的临界点是6%。如果移动社交网络未能在一定的时间里到达临界质量,它的采纳率开始下降并最终消亡。

21

还有一类强关系,就是旁系亲属和朋友,这个群体的平均数是21,莫逆之交之外的好友归于此类。

35

伙伴的平均值是35,包括同事,社会上交往的朋友和陌生人圈子,远亲。

60

其他认识的人平均值大约是60,很多基于陌生人的移动社交产品将用户定位于此。

150

这个就是邓巴数,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人的大脑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关系,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自己有关系的朋友数量。也就是说,人们可能拥有150名好友,甚至更多社交网站的“好友”,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大约150个人的“内部圈子”。而“内部圈子”好友在此理论中指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

还有多少数字我们不知道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