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ink实时计算:Explorer大基数表的写入性能优化 - 阿里技术

在研发实时数据的过程中碰到了需要update写入Explore的大基数实时数据表的场景。本文记录了经过一系列方式调优后,在流量正常的情况下,任务不再出现explorer链接失败报错和延迟的全过程。

一、背景

最近在研发实时数据的过程中碰到了需要update写入Explore的大基数实时数据表的场景。为了支持支付宝某个广告位的实时看数需求,需要计算实时累计的流量效果数据。比如曝光pv、点击pv,曝光uv、点击uv,pv曝光点击率。

  • 注:Explorer是一款蚂蚁自研海量数据规模下低延时响应的实时分析型(OLAP)数据库, 目标是提供聚合查询能力和一些高阶分析功能。对标业界ClickHouse和阿里的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现根据业务需求,需要将用户多次行为记录按特定去重规则合并成1条计算。因此设计了一张在user_id、request_id粒度上的大基数explorer表,目标写入数据量在50~80万行/min左右。希望能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准确的实时累计曝光pv数据。

Blink任务上线后,sink节点数据写入量在30w行/min以上时会持续报错explorer链接失败,任务频繁失败重启,导致延迟持续上涨。本文总结了常用的优化思路和操作,供参考。

com.alibaba.blink.streaming.connectors.common.exception.BlinkRuntimeException:  
## 
******** 
ERR_ID: 
CON-02010602 
CAUSE: 
Explorer operation failed, msg: Cannot get a connection, pool error Timeout waiting for idle object 
ACTION: 
Flush to explorer table failed, contact blink/explorer admin for help. 
DETAIL: 
## 

explorer表例子:

二、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explorer集群中负载不均匀。部分机器负载过高,大批量写入的时候cpu使用率很高导致写入响应慢,最终造成写入超时报错,Blink任务失败重启。比如,explorer表配置的shard数是10(hashBucket) * 2(shardConfig_task_replicants) = 20,假如explorer集群的机器只有14台,理论上讲会有6台机器的负载比其他机器高,大批量写的时候cpu使用率会很高,写入响应慢, 导致Blink写入超时报错,任务失败重启。

三、优化思路

3.1. 均匀机器负载:通过优化explorer表分片数

  • 表的分片数需要根据集群有多少机器进行调整。比如集群机器有14台,可以通过设置hash_bucket=14,让链接都均匀的分布在14台机器上, 不让部分机器负载过高。
{ 
  "shardConfig_partition_columns": "test_column", // 根据该列进行哈希运算 
  "hash_bucket": "14", // 哈希分桶个数 
  "update_model": "Row", // 更新模式:追加写入/覆盖写入 
  "shardConfig_task_replicants": "2", -- 副本数量 
  "storage_engine": "test_engine", 
  "storage_explorer_tier": "test", 
}

3.2. 调大超时时间配置

(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blink是通过jdbc链接的explorer,创建explorer结果表示例如下:

create table explorer_output( 
  user_id varchar,  
  request_id varchar,  
  ..., 
  primary key(rowkey) 
) WITH 
( 
  -- 写入explorer时的各种参数配置 
  `user`='test_name' 
  ,`url`='jdbc:mysql:///${test_ip}/cheetah?characterEncoding=utf8&autoReconnect=true&connectTimeout=10000&socketTimeout=30000&rewriteBatchedStatements=true'' 
  ,`zdalpassword`='${test_password}' 
  ,`tablename`='test_table' 
  ,`type`='explorer' 
  ,`cache`='ALL' 
  ,`batchInsertSize`='20000' 
  ,`partitionBy`='rowkey' 
)

超时配置注意事项:

  • blink链接explorer的超时时间由url中connectTimeout和socketTimeout配置。connectTimeout 是blink与explorer TCP建联的超时时间,socketTimeout是blink到explorer TCP读写数据的超时时间。

经尝试,实际将socketTimeOut适当调大后,报错的频率会减少一些。

3.3. 减少写入数据量

3.3.1. Blink sql逻辑优化:通过去重减少输出到sink算子的量

  • 【方法1】having count(*) = 1, 使得同维度下有多条数据时,只取第一条。效果类似first_value() OVER partion by xxx order by窗口函数。但是经实测后发现有问题,会丢失数据。怀疑是开了miniBatch微批处理后第一次count就超过1,数据被过滤掉了。
  `user_id`, 
  `request_id`, 
   ... 
FROM `expo_detail` 
WHERE `request_id` IS NOT NULL 
GROUP BY 
  `user_id`, 
  `request_id`, 
   ... 
having count(*) = 1
  • 【方法2】后续改成row_number 方案,相同维度根据日志时间排序取第一条记录即可,示例代码如下:
      `user_id`, 
      `behavior`, 
      `request_id`, 
        ... 
      ROW_NUMBER() OVER ( 
        PARTITION BY    
          `behavior`, 
          `request_id`, 
            ... 
          ORDER BY loged_time -- 顺序排就行 
      ) AS rn 
    FROM 
    (  
        SELECT 
          `user_id`, 
          `behavior`, 
          `request_id`, 
            ... 
        FROM `expo_detail` 
        WHERE `request_id` IS NOT NULL 
    ) 
 ) WHERE rn <= 1 -- 只取第一条记录,不丢失即可

topN语句参考:https://help.aliyun.com/apsara/enterprise/v_3_15_0_20210816/sc/enterprise-developer-guide/topn-statement.html?spm=a2c4g.14484438.10001.163

3.3.2. Blink sql逻辑优化:过滤冗余数据不参与计算

  • 在读取上游数据时可以尽量过滤掉冗余数据,不参与后续算子的计算。

  • 本案例中的日志时间有两个,客户端事实发生的日志时间和服务端上报的日志时间。

  • 客户端日志时间会存在乱序的情况(比如几天前的数据延迟到达、由于时区不同导致的“未来”的时间)。通过限制log_time(客户端日志时间)在当天内且<=当前最新时间,可以过滤掉不需要的数据,减少一定数据量。

  • loged_time服务端上报时间相比客户端日志时间,乱序的情况会少一些。此处由于业务需要,以客户端日志时间为准。

    3.3.3. Blink参数优化:限制读取日志流的tps

  • 可通过限制上游输入的tps,让数据稳定快速的被处理完输出出去。

  • 如果设置过大,在tps高峰出现时,source节点输入tps量会暴涨,给任务带来较大的性能压力,最终也会影响sink节点写入explorer的稳定性。

CREATE TABLE test_table ( 
  .... 
) WITH 
( 
  -- blink参数配置 
`batchGetSize`='5', -- 适当调小,缓解tps高峰时带来的性能压力 
  ... 
);

参数释义:https://help.aliyun.com/apsara/enterprise/v_3_15_0_20210816/sc/enterprise-developer-guide/create-a-log-service-source-table-1.html?spm=a2c4g.14484438.10001.114

3.3.4. Blink执行计划优化:减少source节点并发

  • 可以通过减少source节点的并发,减少下游算子压力
  • 如图,可以在Flink UI界面上查看source节点的并发数。一般source节点的并发和上游分片数保持一致。适当调小也可以减少下游写入压力。

3.4. 其他常见延迟调优方法

3.4.1. Blink参数优化:调整explorer写入参数

可以改配置控制Blink写入explorer的频率和一次写入的数据量,提高写入的效率。Explorer写入Blink参数配置说明:

参数 注释说明 备注
batchInsertSize 一次写入的条数 可选,默认200
flushPoolSize 写入线程数 可选,默认1,超过1,写数据会乱序, 如果是update表不能开启
workQueueSize executor的工作队列大小,和buffer大小成正比,调大就允许更多数据在缓存中 可选,默认是20
flushIntervalMs 刷数据周期,写入速度 1次/2s,30次/m 默认2s,表示每2s会刷一次数据
CREATE TABLE test_table ( 
`user_id`   VARCHAR, 
`rowkey`    VARCHAR, 
`loged_time`    TIMESTAMP, 
 ... 
primary key(`user_id`, `rowkey`) 
) WITH 
( 
  -- 部分参数示例 
`tablename`='test_table' 
,`type`='explorer' 
,`cache`='ALL' 
,`batchInsertSize`='500' -- 一次写入的条数 默认200 
,`partitionBy`='rowkey'  
,`workeQueueSize`='50' -- executor的工作队列大小,默认20 
,`flushIntervalMs`='2000' -- 刷数据周期,默认2s,每2s刷一次数据 
);

补充:TaskManager/subTask/slot和线程池/线程和insertBatchSize的关系

一个slot对应一个subTask,一个taskManager假设有32个slot,有32个subTask, 那么一个subTask对应一个线程。整个connectionPool共32个线程,会同时有活跃和非活跃的线程。Sink节点并发数和cpu数会影响subTask的个数。创建explorer结果表的配置insertBatchSize会影响一次写入的数据量。flushInterval影响写入的频率。update表一次写入的数据量增加,耗时会增大。

3.4.2. 避免频繁Full GC

垃圾回收期间,任务会中断执行,影响Blink性能。如何发现Full GC:通过监控Flink metrics可以直接发现。

也可以在Flink UI界面上点击某一个taskManager,点击Metric查看Old Generation GC次数,太大说明存在频繁GC的情况,该taskManager的heap内存不够。

怎么判断内存不够?一般需要缓存大量的数据的地方就需要调大Task Off-Heap堆内存。比如做开窗计算时,需要缓存window窗口段内的数据。补充:

Flink内存模型:https://nightlies.apache.org/flink/flink-docs-release-1.14/zh/docs/deployment/memory/mem_setup_tm/

3.4.3. 其他内存怎么调

经过以上方式调优后,在流量正常的情况下,任务不再出现explorer链接失败报错和延迟,写入explorer表的数据量稳定在60-80w行/min。

但从解决指标去重的业务问题的角度来讲,通过存uid、request_id级明细数据的方式计算实时累计曝光pv在这个场景下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案。

换个思路,该页面区块的曝光pv需要在uid、request_id级别上去重,看起来是一个多维度去重的问题,但实际上uid和request_id是1对多的关系,不是多对多,对于每一个uid,一个request_id下的多次曝光需要去重,可以转化为直接对request_id去重。计算uv是单维度去重问题的典型例子,参考常见的uv去重的方式,可以采用了hyperLogLog算法(原理见参考文献3)计算曝光pv数据。此处再附一个几种去重方案的性能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方案4 explorer存储15min级分时adm数据+hyperLogLog算法计算去重曝光pv比较好(前提是业务看数可以接受1-5%由hyperLogLog带来的误差)。

参考文档/文献

  1. Flink官方文档:https://nightlies.apache.org/flink/flink-docs-master/zh/docs/concepts/flink-architecture/
  2. 阿里云-实时计算Blink用户文档: https://help.aliyun.com/apsara/enterprise/v_3_15_0_20210816/sc/enterprise-user-guide/what-is-realtime-compute1.html?spm=a2c4g.14484438.10001.25
  3. Flajolet, P., Fusy, É., Gandouet, O., & Meunier, F. (2007). Hyperloglog: the analysis of a near-optimal cardinality estimation algorithm. Discrete mathematics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Proceedings).

10